京唐青年
为积极响应北京团市委号召,落实首钢集团党委要求,8月20日,首钢京唐公司青年职工田晓男、李登科、孙海钊应召加入首钢青年突击队,前往受灾严重的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参与村子的重建工作。
进入房山灾区后,他们发现这里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。被洪水冲过的村庄、坍塌的道路、摇摇欲坠的墙体、河道里冲下来的垃圾和淤泥……满目疮痍的现场让孙海钊眉头紧锁,很难想象灾后的民众怎样生活。到达现场后,通过与村民沟通了解到,灾区还存在断水、断电、断网、与家人无法联系等问题。灾后重建恢复工作难度系数大,环境又艰苦,看看村子里的现状,突击队员已经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,为尽快恢复村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出一份力。
开始行动
说干就干!在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后,大家快速行动起来。突击队分成4个小组对村落进行清理,3名京唐小伙子被分入第2小组,立即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。来到一户村民家里,房屋倒塌、外墙倾斜,家里的家具、家电和散落的粮食蔬菜都受到了雨水的浸泡。水退去以后,地面上的淤泥最深处更是达到40公分,并散发着腐烂的气味,这让突击队员们行动起来极为不便。
但年轻人总是不惧困难的,队员们面不改色,相互配合,一锹、一铲、一车仔细清理每一个院落。烈日之下,汗水悄然滑落在地上,浇灌一朵朵希望的花,在阳光的作用下,散播到了村庄的每一寸角落,一户户村民的家也逐渐被恢复原样。
吃过晚饭后队员们来到了居住点,一条长长的大通铺,铺满了枕头和被子。长期受失眠困扰的田晓男,原以为到了陌生环境会变本加厉,结果经过一天的高强度劳作,头还没沾到枕头,就已经进入了梦乡。
不惧困难
第二天7点半,队员们一扫疲惫,整装出发,前往现场。由于前一天下午村庄出现强降雨天气,原本已经干燥的淤泥层受到雨水浸泡再次变得泥泞,其中还夹杂着玻璃碎片、瓦罐砖头等杂物,清理工作变得愈发艰难。一天的忙碌结束后,三个青年的手掌全部磨出了厚厚的茧层,端起饭碗的手都在微微颤抖,但没有人喊累叫苦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首钢青年突击队共清理11个院落,20余个房间,超额完成了清理任务。
救灾结束后,突击队乘坐返程的大巴车赶往首钢园区。回来的路上,大家虽然身心疲惫,却激动得无法入睡,在班车上交流救灾体会。能环部的李登科深有感触:“这次的救灾对我的意义重大,水火无情,人有情。大家心在一处,劲儿往一起使,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。”
一次临危受命的救灾活动,也是一堂践行团结精神的青春课程。当首钢京唐公司勇于担当、敢于奉献、冲锋在先的青春力量与突如其来的灾难碰撞在一起,青年们经历了一次洗礼与考验,在未来的工作中,他们会更加勇于担当责任,奋进的脚步也必定更加坚实有力。
队员简介
田晓男 冷轧部设备室技术组机械工程师
田晓男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部署,执行力好,有良好的大局观;谦虚谨慎,认真学习与工作,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工作标准。曾荣获2020年被评为冷轧部青年技术人才,2022年被评为创新工作室先进个人,2022年QTI改善分数全公司排名第一,被评为京唐公司第五届改善名人。
李登科 能环部供电巡操工
李登科团队合作能力强,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,在工作中主动作为,在技术上求上进步,通过积极主动学习,先后参与并出色完成了2号110kv变电站LF炉线路GIS微水超标检修操作及设备处理,5号110千伏站10万机组线路拼接GIS项目等工作,现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后备调度到能源运行中心进行学习培养。
孙海钊 冷轧部酸轧二作业区轧机操作
孙海钊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一名团干部,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我,时刻坚持谦虚、律己的态度,勤奋学习、积极进取,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。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,充分发挥好组织青年、服务青年、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。他勇于担当,冲锋在前,擦亮青春底色,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