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

可持续发展
CIRCULAR ECONOMY
-
循环经济
-
300兆瓦自备电站
-
海水淡化
作为首钢搬迁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,首钢京唐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城市钢铁企业搬迁,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设,临海靠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。首钢京唐公司从工程建设到生产运营,始终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,在节能、减排、降耗上做“减法”,在管理、技术、市场上做“加法”,使钢铁生产各个环节的余能得以循环利用,更在社会共赢方面获得巨大收益。立足脚下,首钢京唐公司把环保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,走绿色低碳、循环发展之路,建设环境优美、资源节约的绿色钢铁梦工厂。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,生态发展与效益提升同频共振。京唐公司被第一批列为钢铁行业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企业,获得了中国钢铁协会“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”荣誉称号。
和谐统一 构建合理高效组织管理架构
首钢京唐公司始终以管理、技术“双驱动”为手段,把发展循环经济、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履行社会责任、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。以“3R&r
首钢京唐公司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,充分回收钢铁冶炼过程副产的二次能源进行余能发电。设计之初京唐公司通盘考虑,于2007年7月开始筹建2×300MW发电机组,消纳钢铁生产中的大量富余煤气,两台300MW机组分别于2009年9月9日、2010年5月5日正式投产运行,单机设计发电能力为300MW,供热能力为220t/h,担负着京唐公司发电与供热的重任。 发电机组以焦炉煤气代替轻质燃油,做为锅炉点火及稳燃用燃料,采取了煤—煤气混烧发电技术,锅炉既可100%燃烧煤粉,又可掺烧高炉煤气、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。通过优化高炉煤气、焦炉煤气及煤粉燃烧器的布置,调整煤气燃烧器与煤粉燃烧器距离,增加炉膛高度等一系列措施,最终达到锅炉的最佳设计目标,机组燃用副产品煤气热值掺烧比最高可达41%,开创了全国300MW发电锅炉大比例掺烧煤气…
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是结合“循环经济”的理念,按照21世纪世界最高水平的能耗标准来进行设计和建设的,要求水资源使用要开源节流,加强科技攻关,开发出“节能环保”的制水、用水技术。同时,新建曹妃甸钢铁厂位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均稀缺的华北地区,因此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势在必行。海水淡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,属于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中鼓励的项目。
海水淡化,就是从海水中脱去盐分,得到纯度较高的淡水的过程。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分为热法和膜法两种。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项目,充分利用钢铁厂的余热余能,实行水电联产、热膜结合的组合模式,一期建造日产5万吨热法海水淡化装置,单套日产1.25万吨。走的是一条“引进、消化、吸收、提升、创新”的低成本和综合利用路线,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创新突破、总结经验,开发出了以设备大型化、国产化和首钢品牌为引领,以工艺路线优化和系统集成为手段,以适应渤海湾水文特征和工业企业需求为依据,以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为特点,以能源综合利用和资源阶梯利用为方向,以降低海水淡
——首钢京唐站记者一线采访纪实
赵广顺 许国安 姜林宪 杨立文
记者感言: 技术创新应用于一线,更来源于一线。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从一线工作者的身上看到了严谨、敬业的工作态度,也被他们身上勇于挑战、不甘平凡的精神所感染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,各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,实现高效制造、高品质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的目标,所有的成绩都是由一线工作者的点滴付出积累而来,正是有了一线工作者俯身产线的付出,才有了如今首钢京唐昂扬奋进的模样
循环经济
循环经济
作为首钢搬迁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,首钢京唐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城市钢铁企业搬迁,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设,临海靠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。首钢京唐公司从工程建设到生产运营,始终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,在节能、减排、降耗上做“减法”,在管理、技术、市场上做“加法”,使钢铁生产各个环节的余能得以循环利用,更在社会共赢方面获得巨大收益。立足脚下,首钢京唐公司把环保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,走绿色低碳、循环发展之路,建设环境优美、资源节约的绿色钢铁梦工厂。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,生态发展与效益提升同频共振。京唐公司被第一批列